国家首个国家公园试点的生态探索:从管护员到人兽冲突补偿
【纯水设备www.chnwr.com】6月20日-21日,澎湃新闻随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牵头组织的中华环保世纪行采访活动,走进青海玉树州的三江源国家公园核心保护区,聚焦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试点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记者通过走访发现,随着第一个国家公园试点工作的推进,三江源部分地区在生态管护体系、人兽冲突补偿机制、示范村特许经营模式等方面做出了初步探索。
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昂赛大峡谷。澎湃新闻记者 胡丹萍 摄
三江源,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纯水设备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2016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办印发《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拉开了我国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实践探索的序幕。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应运而生。
6月21日,澎湃新闻走进位于玉树州杂多县,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园区管委会就位于此。杂多县被称为“澜沧江源第一县”、“长江南源第一县”、“中国冬虫夏草第一县”、“中国雪豹之乡”,许多工作都以此为试点展开。
牧民变身管护员成为环保主体
杂多县全县土地面积5361.61万亩,草地总面积4886万亩,是一个纯牧业县,没有工业生产,千百年来当地居民以放牧为生,牦牛是在青藏高原上随处可见的饲养家畜。
在广袤的草地上,放牧是当地人民繁衍生息的重要生活方式。
如何把牧民从一个单纯的草原利用者转变为生态保护者?三江源国家公园设立的一个岗位实现了这一身份的转变——生态管护员。这是由政府提供的公益岗位,也是试点启动后的一项重要新政——所有试点范围内的户籍牧户家庭都可以申请一个名额。生态管护员若能准时出勤并积极巡护,每月可以领取1800元的工资。
随着国家公园试点工作的展开,当地牧民参与生态保护的意愿正在提高。从2017年开始,北京大学与杂多县政府等部门联合设立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昂赛乡野外工作站,组织科学家和志愿者在昂赛乡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等科学研究。
“我们在昂赛乡实现了红外相机的覆盖,划分了72个网格,每个网格里放1-2个红外相机,每个相机都有一个牧民检测员来管理,实现当地人自己自发做野生动物保护。”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昂赛野外工作站工作人员、同时也是志愿者的刘馨浓对澎湃新闻表示。
这样的举措与我国的国家公园试点没有实行强制生态移民措施有关。参照国际经验来看,国外许多国家公园在建设中,通常会把保护区内的居民全部迁出。
“这是中国国家公园的特色,像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当初他们都是把公园内的原著居民都请出了国家公园。” 澜沧江源园区管委会规划财务部部长牟永红向澎湃新闻介绍,当地群众就是保护环境的主体,在杂多县有5个乡整体都被划到了国家公园,群众还是继续在里面居住,这也让国家公园具有民族特色。
牧民的生产生活会不会加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
事实上,为避免过度放牧,整个三江源地区自2005年起开始实施减畜禁牧政策,即在生态退化严重的区域禁止牲畜进入,在草场质量尚可的区域实施限定数量的放牧。做到禁牧对于一个纯牧业县来说不太可能,但当地牧民有自己的智慧,他们通常采用冬夏两季转场轮牧的方式,让草原获得休养,同时便于牛羊在不同季节都能获得充足的牧草。
在牟永红看来,“牛羊的粪便是天然的肥料,牛羊适度的啃食有利于草场的生长。”
因此,合理控制国家公园内的居住人口,控制畜牧数量成为当前国家公园试点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在《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定下的目标是,至2020转产转业牧民有序增加,国家公园内居住人口有所下降;而到2025 年,国家公园内居住人口不增加。
“老百姓不太愿意去打工,一直放牧自由惯了,只能帮他们学习新技能、找新岗位。”杂多县精准扶贫攻坚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刘二威此前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向牧民提供的培训包括裁缝、烹饪、唐卡绘画、汽修和餐饮服务,但2016-2017年的转产转业成功率却只有8%。
野兽“肇事率”上升,探索人兽冲突补偿
“国家公园政策很好,我现在就是想请大家能不能想想办法来防熊伤害。”68岁的藏民求军(音)见到中华环保世纪行媒体采访团时说。
求军刚刚接过儿子的名额成为一名生态管护员。两个月前,老人35岁的儿子在巡山时遭遇一头棕熊,被棕熊攻击后不治身亡。
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加大,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日趋好转,种群和食物链得到了较好的恢复。“通过红外相机的监测,我们已经在昂赛乡发现了近40只雪豹。”刘馨浓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雪豹是草原系统中一个极好的捕食者,如果雪豹数量比较稳定,就能证明有蹄类动物种群也比较健康,草场的情况也比较好。
生态修复尤其是野生动物的保护带来了人兽矛盾,野兽“肇事率”也随之猛增。
“受当地的宗教文化等因素影响,纯水设备当地居民本身对野生动物就有很好的保护意愿,很少有报复性猎杀的现象。”刘馨浓表示,人兽冲突补偿机制的建立可以减少牧民的损失,也会更加提高他们参与保护野生动物的意愿。
缓解人兽冲突,同时也弥补牧民的损失,三江源国家公园率先在昂赛乡年都村试点,通过县财政支持、高校和社会学术组织资助、群众投保的方式,筹资建立了“人兽冲突保险基金”试点。
具体内容为牧民以3元每头为自己家的牦牛投保,如果发生野生动物伤及牦牛的冲突事件,造成牧民财产损失,人兽冲突保险基金的管理小组和审核员就会启动审核,通过后对牧民进行相应补偿。补偿标准是每头牛2岁以下赔偿500元、2-4岁赔偿1000元、4岁以上赔偿1500元。
根据澜沧江园区国家公园管委会公布的数据,截止目前,园区内共登记人兽冲突伤害事件222起,共兑现损失补偿22万余元。2018年,园区在生态建设示范村项目中再增加保险基金15万元,并协调北京大学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众筹资金20万元,推动更加科学完善的野生动物人兽冲突保险补偿机制试点,以取得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
对于生态管护员安全保险,三江源国家公园也进行了探索。“目前澜沧江园区的7752名管护员都购买了保险。”牟永红介绍,最终求军一家获得了30万的保险赔偿。
但棕熊伤人的阴影在求军的家庭中还未散去,对棕熊的防护措施还在探索。刘馨浓介绍,在三江源地区,棕熊基本上没有天敌,以前没有对野生动物实行严格的保护措施,会有猎杀行为时可能怕人,但是现在成为保护区后棕熊基本不怕人了。
“我们之前在另外一个乡做过一个试点,就是给当地居民发一个防熊电网,项目开展三年了看起来还是比较有效。”刘馨浓提到,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防熊电网维护成本比较高。因为牧民半迁徙的生活方式,导致在夏天游牧过程中无法对冬天居住的房屋以及电网设备进行维护,导致防熊失效。
生态体验开启特许经营新模式
在采访过程中,提到对国家公园的开发建设,许多当地人都避免提到旅游一词,取而代之的是生态体验。
在昂赛乡,当地鼓励支持牧民以投资入股、合作、劳务输出等形式参与特许经营。通过生态体验、自然观察、溯源母亲河、极限徒步体验等活动,积极探索国家公园生态体验与自然教育新模式。2017年,年都村建立了北京大学学生实习基地,开展动植物本底调查,迈出了志愿者参与国家公园服务的第一步。
2019年3月,澜沧江源园区管委会计划今年与北京川源户外运动有限公司和昂赛乡政府签订了生态体验和漂流中国特许经营合同,打开澜沧江源园区特许经营新局面。
2017年以来,昂赛乡开展了自然体验项目,村里面有22户家庭被确定为接待家,这些牧民家庭经过培训后,为体验者提供食宿,并担任司机和向导。体验者一周时间的花费在7000-10000元不等,生态体验项目带来的收益的45%属于接待家庭,45%属于社区用于公共事务,10%用于野生动物保护基金。
“去年我们一共接待了180多人,国内国外的访客各有一半。”刘馨浓介绍,他们会提前规划好访客体验的路线,每个自然体验团控制在3-4人,且需提前在网站上预约,体验者需签订一份对生态负责和尊重当地社区的协议,并获取体验安全须知,且只能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体验,不得独自行动。
如何在实践中确保国家公园的生态体验,不旧态复萌又成旅游?澎湃新闻注意到,《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专辟一节探讨生态体验和环境教育,要求在访客承载量研究的基础上,制定访客管理目标和年度访客计划,对访客实行限额管理和提前预约制度。
“国家公园是不让开发旅游的,而生态体验会严格限制人数、范围。“牟永红对澎湃新闻表示,探索建立生态访客的管理制度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苏州皙全皙全纯水设备公司可根据客户要求制作各种流量的纯水设备,超纯水设备及软水处理设备。纯水设备,实验室纯水设备。
- 上一篇:纯水设备对焦化废水处理中碳平衡的研究 2019/6/26
- 下一篇:吸附过滤器在油水分离设备中的应用 2012/5/23